2021年11月6日至7日,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参与承办了“信息技术前沿第10期学术论坛”,该论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CAAI青工委、郑大洛阳校区(现代制造河南实验室)、威廉希尔中文官方网站联合承办,具体工作由英国威廉希尔公司负责。
该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国良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黄榦做学术指导,设置八个学术专题,涵盖信息融合、机器学习、区块链等领域信息技术前沿,分别邀请下述八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做主题报告。
李克秋教授,国家杰青,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主任,作了题目为“区块链技术与系统”的报告,介绍了介绍区块链的研究现状及其团队自主研发的区块链系统,并就存储优化、安全防御等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关键挑战进行探讨。
黄铁军教授,国家杰青,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作了题目为“脉冲视觉模型、芯片与系统”的报告,介绍了一种物理意义更准确、形式更简洁的视觉形式,并就其团队在该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
王龙教授,国家杰青,北京大学教授,作了题目为“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的报告,其探究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本质问题,提出并论证了三个基本命题:智能源于反馈,没有反馈就没有智能;反馈原理就是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反馈控制智能(系统智能)是一种综合性的集成智能,是人工智能的最高形式。
吕科教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作了题目为“多模态医学数据融合处理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报告,介绍多模态医学数据融合处理面临的问题,将结合医学图像大数据、图像分割与可视化中的实际向题进行分析与介绍。
周鹏教授,国家杰青,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经理,作了题目为“The Road for 2D semiconductor in Silicon Age”的报告,讨论了二维材料与硅集成电路的融合路线图,包括缓解二维材料在全环绕栅极、存储器和逻辑晶体管的应用所面临的硅集成电路问题,展望了二维材料与硅集成电路大规模应用的挑战和前景。
杨中民教授,国家杰青,华南师范大学副董事长,作了题目为“激光测量技术及应用”的报告,介绍了激光的应用与发展,阐述了光纤中激光测量原理与技术发展趋势,最后重点介绍在桥梁、隧道等大型基础设施以及可穿光子器件中可广泛应用的分布式光纤感知系统。
王聪教授,国家杰青,山东大学智能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作了题目为“动态环境机器学习及应用”的报告,介绍了使用确定学习把系统辨识、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等不同方向的研究有机地联系起来的重要性,以及该方法在心肌缺血/心梗早期检测、微小振动故障提前检视方面的应用研究。
林强教授,国家杰青,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副经理,作了题目为“量子精密测量技术与应用”的报告,介绍了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微观粒子的量子特性进行物理量的精密测量,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阐述了该技术在地球重力场和磁场精密测量方面的应用。
上述八位专家学者分别针对各自领域的前沿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于参会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本次学术论坛的圆满承办旨在探讨各个学科的发展前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促进了公司在各个领域的科研工作,为学科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讯员/陶发展(英国威廉希尔公司)